講座題目:中國古代玉器鑒定
講座時間:2022年5月18日上午8:30—10:00
講座地點:明科樓K407
主辦單位:寶石文化博物館
主講嘉賓:姚江波,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普及作品獎獲得者,研究員(三級),廣西梧州學院圖書館館長、博物館館長(兼),武漢大學博士(在讀)、菲律賓永恒大學博士(在讀);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系統高級職稱評委會評委庫成員;主要研究方向文物與博物館學,在浙江大學出版社、中國人民大學等出版社出版專著九十余部,在《人民日報.市場報》、《中國文物報》、《大公報》、《中國拍賣》、《文物世界》、《農業考古》(中文核心)、《中州學刊》(中文核心、CSSCI)、《江漢考古》雜志(中文核心、CSSCI)等報刊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;接受河南電視臺專訪《中國古代瓷器鑒賞大系》107期,及新浪訪談《彩陶鑒賞與收藏》等。主持和參與科研項目多項。
講座摘要:在中國歷史上存在著輝煌的古玉器文明,大約在距今6000年左右在我國的形成了玉器文明,北方遼河流域紅山文化和南方地區長江流域的良渚文化遙相呼應,共同將中國古拙玉器文明推向了頂峰。夏、商、西周時期廣大奴隸無休止的勞動創造了大量的社會財富,大量精美絕倫的古玉器產生,并成為神秘的禮器,象征權力與等級,但是,隨著西周王朝的滅亡,禮制也相繼崩潰,禮制的崩潰使得中原地區的玉器文明消失了,沒有了權利和地位的象征功能,而是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觀賞品,或為人們把玩于手掌心的把玩器,歷代以降。
相關事項:
1.請參加人員提前15分鐘進場,按照有關規定做好防護工作,一律佩戴口罩并自覺接受體溫測量,體溫偏高者要主動配合處置安排。參加人員當天如出現發熱、干咳、呼吸急促、呼吸困難或其他不適癥狀的,14天內有疫情嚴重地區人員或確診、疑似患者接觸史的,不得參會。
2.參加講座人員要遵守會場紀律,將手機調到靜音或震動狀態,保持會場安靜、安全、整潔。
|